去年以来,三门峡市纪委监委立足监督职责,将化解历史遗留不动产“登记难”问题作为重要民生实事,对“证”下药,以监督实效护航群众“安居梦”。
不动产登记要件多,需要规划、土地、建设、消防等多个部门联动。该市纪委监委通过“室组地”联合督导、“组组”会商、专题联席会等方式强化压力传导,持续压紧压实党委(党组)化解不动产“登记难”问题主体责任,督促自然资源部门落实牵头责任,统筹协调住建、税务、消防等多部门联动,通过补办用地手续、补缴出让金、消防和工程质量第三方鉴定等方式,完善登记前置要件,为化解不动产“登记难”问题提供有力保障。
同时,该市纪委监委充分发挥派驻机构监督优势,驻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纪检监察组通过查看资料、听取汇报、定期调度等方式,持续跟进督导化解不动产“登记难”问题,督促自然资源部门坚持开门整治,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方式收集民意,全面摸清问题底数,建立“一地一策”“一幢一档”工作台账;通过集中会商、个案剖析,精准研判问题成因,共同探讨解决方案,分类制定处置措施和化解处置意见,向相关部门发送交办函、办理意见26份,推动化解“登记难”项目27个、涉及房屋10850套。
在破解历史遗留“顽疾”的同时,该市纪委监委监督推动职能部门聚焦“登记难”背后的难点堵点强化服务与制度保障,做好源头防范。督促不动产登记部门创新提出了“非公证继承”“带押过户”“土地分摊”等便民措施,切实提升了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截至目前,已办理非公证继承业务135件,为群众节约公证费用50余万元;办理“带押过户”业务110件,涉及金额4700多万元,大幅减轻了群众的资金压力。督促自然资源部门联合住建、税务等部门持续完善制度机制,协同靠前服务,深化信息集成共享,改造优化业务流程,实现住权与产权同步到位,推动新供地项目“交地即交证”、新建商品房“交房即交证”“验收即发证”。截至目前,办理“交地即交证”业务59笔,“交房即交证”业务6609笔。(张天鹏 廖雅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