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4月21日出版的《中国纪检监察报》报道了洛阳市纪委监委聚焦关键环节跟进监督,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清障护航的经验做法。全文如下:
河南洛阳聚焦关键环节跟进监督
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清障护航
季春时节,河南省洛阳市中州时代新能源生产基地项目现场,工人们正在加快安装220千伏变电站首批配套设备。目前,该项目一期第一栋厂房相关工程正有序推进,将于下半年投产运行。作为洛阳以创新引领发展的重大标志性项目,其建成后将成为年产值千亿元、有全国竞争力的新能源电池基地。
“项目建设的顺利推进,离不开纪检监察机关有力监督和协调推动。”项目建设指挥部办公室负责人李珂介绍。洛阳市纪检监察机关采用“体验式”“嵌入式”监督等方式,推动打通创新创业环境“中梗阻”问题。为保障中州时代这一新质生产力项目早日建成投产,洛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纪工委监察工委成立4个常态化监督服务保障组,聚焦影响项目推进的问题,通过发送提醒单、列入监督台账、跟踪督办等方式,实施全过程监督护航。去年第四季度以来,问责项目建设中履职不到位6人次。
洛阳市纪委监委把服务保障新质生产力项目建设作为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的有力抓手,从树立正确政绩观、打造良好发展环境、激励担当作为等方面入手,着力打好“压责任、纠偏差、促发展”的“组合拳”,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清障护航。
在实践中,洛阳市纪委监委把是否树牢正确政绩观作为政治监督的重要内容,聚焦高质量发展要求,紧盯影响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落地现象,严肃查处不顾客观条件上项目、拼投资,过度举债搞建设,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等行为,引导党员干部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树牢“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的观念,确保发展新质生产力方向不偏。
着眼于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创造的良好发展环境,洛阳市纪委监委紧盯束缚新质生产力和高质量发展的堵点卡点,建立常态化联企走访工作机制、问题线索直查快办协作配合机制,围绕新兴产业项目审批、资金使用等跟进监督,推动市县两级政务服务中心设立“有诉即办”监督窗口16个,为新兴产业项目建设排忧解难、清障护航。
“多亏了区科工局工作人员的‘一对一’辅导,为我们宣讲政策、列明申报条件、把关上报材料,我们成功复核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近日,面对前来走访的瀍河区纪检监察干部,洛阳惠中兽药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起企业高新技术资质认证情况。
此前,瀍河区纪委监委组织纪检监察干部联企走访时发现,部分企业对政府惠企政策不了解,对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的标准和流程不清楚。针对这一问题,该区纪委监委驻区科工局纪检监察组督促区科工局靠前服务,积极开展高新技术产业前期入企摸排、靶向辅导等,确保惠企政策真正直达基层、惠及企业。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广大党员干部敢闯敢干敢为。洛阳市纪委监委持续在“让干部敢为、让地方敢闯、让企业敢干、让群众敢首创”上聚焦发力,制定实施《关于发挥纪检监察职能作用推动保障市委“四敢”意见落实的实施办法》和保护干事创业25条、容错免责14条等具体激励保护措施,构建全过程、全链条、全周期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完整闭环。去年以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精准把握政策策略,落实保护干事创业、容错免责以及鼓励创新等措施,实施问责统筹和考验性问责104人,从轻、减轻处理317人,主动为472名党员干部澄清正名,让干部在廉洁上管得住手脚,在事业上敢于创新突破、攻坚克难。(黄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