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润洛这五年”系列报道开启
首篇聚焦“用高质量监督擦亮生态底色”
2021-09-15 09:06 来源: 洛阳日报

开栏语

五年来,十一届市纪委在市委和省纪委的正确领导下,忠诚履职、勇于担当,始终坚持“严”的主基调,激励保护党员干部担当作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不断开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新局面,为洛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今起开设《清风润洛这五年》栏目,全面报道我市纪检监察机关过去五年,尤其是近年来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监督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确保打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等方面取得的成就,进一步营造干事创业浓厚氛围,以高质量的纪检监察工作推动洛阳实现更大发展。

 

我市纪检监察机关以精准监督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坚强保障
用高质量监督擦亮生态底色

 

“纪检监察机关的精准监督,让昔日的‘龙须沟’变成了今天的景观河。”日前,在伊川县水寨镇姬磨村村头的白降河边,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魏建怀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魏建怀说得没错,白降河的嬗变,与我市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有着直接关系。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近年来,我市纪检监察系统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能定位,紧盯群众身边生态环境问题,充分发挥“监督利剑”作用,督促有关职能部门认真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生态文明建设决策部署,有效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增强了人民群众的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紧盯群众关切,监督下沉一线


河水清澈见底,岸边郁郁葱葱,这是白降河伊川县白沙镇仝村段的美景。“以前,这里杂草丛生、垃圾满布。”不少仝村村民说。

今年4月,市纪委监委主要负责同志到白降河流域暗访检查,发现这里存在乱扔垃圾、污水直排等问题,群众反映强烈。随后,市纪委监委向伊川县反馈了有关问题。

深入一线监督,问题浮出水面。之后,在市纪委监委的推动下,伊川县研究制订了详细的综合整治实施方案,截污治污、清淤疏浚、管网建设、清理“四乱”等工作相继展开。

据介绍,我市纪检监察机关建立了生态环境监督“分片包干”责任制,要求市县两级纪委监委监督检查部门,每个部门分包一个需重点监测的沟域、水域、山岭等,分别对分包区域生态环境监督工作负责,发现生态环境损害问题,及时提醒地方党委、政府整改。与此同时,还要求纪检监察干部每季度首月10日前,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巡查,扑下身子、深入一线、深入现场,找准查实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保护和修复有关问题。

“只有真正深入一线,才能精准发现问题。”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人告诉记者,根据要求,纪检监察干部巡查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坚持“河要走到源头、路要走到尽头、山要走到山顶”。


做实监督检查,推动问题整改


今年7月15日,中央第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我省反馈督察情况。会后,根据市委要求,市纪委监委立即将涉及我市的相关问题纳入监督整改台账。

“我们将监督责任部门做到彻底改、改彻底、改到位。”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说,纪检监察机关对环保问题整改工作一贯坚持紧盯不放、一盯到底,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

无论是上级督察,还是日常巡查,督促问题整改都是重中之重。我市纪检监察机关强化全程介入,跟踪督办,紧盯整改不力甚至“表面整改”“假装整改”“敷衍整改”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确保整改工作落地落细落实。

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对于发现的问题,纪检监察机关加强与生态环境等部门的工作对接,建立健全问题线索移送机制并完善专项台账,运用督导检查、约谈提醒、发函督办等方式开展监督检查。对已完成整改任务的,采取实地暗访等形式开展“回头看”,确保问题得到真正整改。

在监督整改的同时,我市纪检监察机关还坚持运用以案促改,通报曝光典型问题,深化标本兼治。2019年,市纪委监委通报了汝阳县华氏砂石有限公司非法采砂破坏斜纹河生态及汝阳县水利部门行政执法案卷造假问题;2020年,通报了老城区交通运输局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中失职失责问题,收到了问责一起、警醒一片的效果。


科学精准问责,激励担当作为


2018年以来,我市纪检监察机关围绕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失职失责、整改不力等问题,运用第一种形态教育提醒党员干部1092人,占问责总人数的74%。

“宽容错误在很多时候甚至比鼓励创新还重要。”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说,我市纪检监察机关坚持科学精准实施问责追究,综合考虑造成生态环境和资源损害的行为情节及后果、经济损失及社会影响程度,对依法履行职责并及时查处仍不能避免对生态环境和资源造成损害的,依纪依法从轻、减轻或免于追责问责。

与此同时,对待受到处理的党员干部,纪检监察机关贯通融合纪法情理,体现执纪执法温度,及时与其谈心交流,做好思想工作,鼓励他们吸取教训、振奋精神,让他们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和关怀;对免于问责的同志,及时给予公开、权威的组织认定,帮助他们消除顾虑,轻松上阵,通过召开会议、出具书面说明、向党组织通报等方式消除负面影响,帮助他们放下思想包袱,更加积极地投入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之中。

去年,我市生态环境系统一名科级干部因履行环保责任不力而受到处分,纪检监察机关定期开展暖心回访,帮助其放下思想包袱。后来,纪检监察机关向组织部门反馈了这名干部的良好表现,他也因此被提拔重用。“是组织的关心爱护,让我有了更足的干事创业劲头。”他说。洛阳日报记者 李三旺 通讯员 黄先锋

 

 


责任编辑: 洛阳市纪委监察委管理员
  • Copyright@2008-2013 中共洛阳市纪律检查委员会、洛阳市监察委员会版权所有
  • 豫ICP备05009955 地址:洛阳市洛龙区开元大道28号
  •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