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一两条烟、蹭一两顿饭,绝非小事小节,关乎群众利益。”“村监会成员要硬起腰板,真正敢监督、会监督、真监督。”近日,宜阳县纪委监委以协作区为单位,组织全县800余名村(社区)支部书记、村监会主任和乡镇纪检监察干部,分批次开展以案促改、常态化警示教育,并围绕加强基层监督进行经验交流。
近年来,宜阳县纪委监委将强化农村党员干部监督管理作为推动基层治理的重要方式,通过创新监督形式、拓宽监督载体、织密监督网络,不断增强基层监督能力,规范村级“小微权力”运行,着力打通基层监督“最后一公里”。
为加强村级干部日常教育管理监督,该县纪委监委聚焦村务决策、“三资”管理、惠民政策落实等关键人、关键事、关键环节,制定套餐式、个性化教育方案,常态化组织开展党委书记讲党课、纪法知识专题学习、纪律规矩应知应会测试等,强化村级干部遵纪守法、崇尚清廉的思想自觉。注重发挥警示教育作用,定期召开警示教育大会、通报典型案例,以同级同类反面教材强化震慑、传导压力,警示警醒村级干部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
“针对部分村监会成员定位不清、畏首畏尾等问题,我们组织纪检监察骨干‘一对一’谈话、‘手把手’指导,有效解决村级监督乏力、履职不力等困境。”该县纪委监委充分发挥村监会基层监督“前沿哨兵”的作用,对全县村监会成员进行“靶向”培训和知识测试,明晰监督程序、内部管理程序、工作制度和工作纪律,提高基层监督队伍监督意识和履职本领,激活村级监督“神经末梢”,让小微腐败在基层无处藏身。
该县纪委监委还紧盯村干部特别是“一肩挑”人员行使权力情况,依托“协作区+乡镇纪委+村监会”联动监督、交叉办案机制,做实日常监督提级、专项监督提级、线索办理提级,在督促村级干部廉洁履职,当好乡村振兴“领头羊”的同时,推动村级监督组织激发内生动力,真正成为维护广大群众利益的“防护墙”。
“我们将持续强化村务监督规范化建设,以贯通协同的监督格局、精准靶向的监督模式,提升基层监督质效,营造风清气正的基层政治生态。”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王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