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某身为村居‘一肩挑’干部,却沦为‘一霸手’,擅自将村集体资金借给他人进行经营活动,我们要以此为戒,时刻警醒自己履职尽责,绝不成为案中人!”近日,在参加了瀍河区问礼街道召开的以案促改警示教育大会后,旭升社区党委书记有感而发。
针对近年来村(社区)干部违规发放津补贴、吃拿卡要等易发多发问题,瀍河区纪委监委积极推动“以案促改”进村居,通过制发履责提示单、纪检监察建议等方式,督促案发乡镇全面查找风险隐患,完善“三资”管理制度60余项,最大限度预防违纪违法现象发生。
“近年来,我区处置村(社区)干部问题线索多集中在农村集体‘三资’领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基层干部权责不清、操作程序不规范。”该区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相关负责人介绍。为进一步规范村级小微权力运行,该区纪委监委梳理细分出涉及重大村(居)务、“三资”管理、涉农项目、便民服务等7类21大项35小项村级权力清单,明确权力范围、操作流程、廉政风险点,推动“一肩挑”人员规范用权、廉洁用权。
此外,该区纪委监委将警示教育作为村(社区)干部的“必修课”,梳理本地违纪违法典型案例,编印《全区村(社区)组干部违纪违法案件警示教育材料》,拍摄警示教育片《变质的微权力》,通过组织村(社区)党员干部参加旁听庭审、召开警示教育会、到廉洁文化基地参观学习等方式,用“身边事”警示教育“身边人”,引导基层党员干部严守纪律规矩。
“村级小微权力看似微小,却关系着民生。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标本兼治、系统治理,把案件查办与警示教育、清廉建设有机结合,以案促改、以案促治,推动基层治理水平不断提升。”该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瀍河区纪委监委 王可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