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漯河市纪委监委通过“廉洁漯河”官方公众号,向社会公开发布今年以来围绕民生领域集中整治第一批成果,回应社会关切、接受群众评判。
今年以来,漯河市纪委监委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职能,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督促市人社、教育、市场监管、卫健、医保、民政、财政、农业等部门,集中开展了整治民生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以强有力的监督保障党中央惠民利民、安民富民政策落实落地,目前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聚焦高质量就业领域,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助推高质量就业。全市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10万人次,新增技能人才7.2万人,其中新增高技能人才3.04万人。全市城镇新增就业2.62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8323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3308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213人,“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为零。
持续纠治欠薪问题,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截止8月底,全市共检查用人单位653户,协调解决294起涉嫌欠薪案件,其中立案处理18件,为3305名劳动者追发工资等待遇5175万元。向社会公布5起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劳动保障监察举报投诉案件按期结案率100%。
聚焦发展优质均衡教育领域,校外培训机构常态化治理持续深化。全市先后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整治“百日行动”和“监管护苗”2022年暑期专项行动,组织校外教育培训执法400余次,查处违规培训行为75起。目前已累计注销、取缔培训机构1372家;累计压减学科类培训机构207家、压减率90.5%,跃居全省第一梯队;营转非率、资金监管覆盖率均为100%,居全省第一名。
多措并举护航校园食品安全。漯河市纪委监委督促各县区教育部门严格规范校外配餐企业招标程序,积极推动校外配餐规范化管理。制定《学校集体用餐配送规范》团体标准,目前正在组织专家评审。全市696所学校供餐食堂已实现“互联网+明厨亮灶”100%全覆盖,家长可通过“舌尖安全网”APP随时查看后厨制作过程,足不出户了解孩子所在学校供餐状况。
聚焦健康服务领域,医疗中心建设快速推进,优质医疗资源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漯河市妇幼保健中心、市康复治疗中心、市中医治未病中心等市级10大区域医疗中心全部挂牌成立;漯河市成为省级康复医疗服务试点,妇科、骨伤科、心血管3个专科成为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单位,肛肠科成为省级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建设单位,漯河市政府与省卫健委合作共建省级区域医疗中心。临颍、舞阳两县按照“七统一管理”“一办六中心”模式高效建成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积极构建县乡村三级联动、县域内医疗机构“一家人、一盘棋、一本账”的整合型一体化服务新体系,全市优质医疗资源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大力推进门诊费用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目前,全市已开通门诊费用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的定点医药机构56家,其中定点医疗机构28家,定点零售药店28家,覆盖全市所有县区。有16家定点医疗机构开展了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门诊放化疗、尿毒症透析、器官移植术后抗排异治疗等5种试点门诊慢特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测试工作,目前测试工作已完成,已通过国家医保局验收。
保持监管高压态势,确保医保基金安全。全市通过病历审核、现场检查、数据分析等方式,检查定点医药机构342家,其中定点医疗机构121家、定点零售药店221家,处以约谈以上处理41家,其中定点医疗机构25家、定点零售药店16家,拒付和追回违规医保基金728.65万元。
聚焦养老服务管理领域,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深入推进。目前,漯河市已投入资金8.5亿元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全市5个县级特困供养机构已建成并实现全覆盖,其中2个已投入运营;16个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已竣工运营14个;142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和1199个农村幸福院已全部建成投用;45个需提升改造乡镇敬老院已全部完成。全市五级养老服务格局已经基本形成,我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进入全省第一方阵。
聚焦惠民惠农“一卡通”发放领域,惠民惠农“一卡通”管理工作走在全省前列。截止8月底,全市年累计发放补贴资金8.35亿元,较去年增加7.1亿元;惠及群众285.56万人次,较去年增加257.54万人次;发放成功率98.11%,较去年年底增加3.22个百分点。在全省率先实现第二批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和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全辖区打卡发放,其中,第二批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社保卡占比全省排名第2,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社保卡占比全省排名第1。在全省率先启动“一卡通”智慧监管系统建设,严防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跑冒滴漏”。
聚焦农村人居环境提升领域,农村人居环境提升领域集中整治行动扎实开展。漯河市纪委监委围绕治理农村人居环境“脏乱差”现象,落实坑塘长制度5144处、路长制度9442条、门前三包制度435494户,清理占道经营6792处、乱堆乱放86480处,整治村内危房、残垣断壁5191处,拆除散养圈舍1476户,清理处置养殖粪污2639处,拆除户外旱厕5244处,清理垃圾81732处,开展垃圾分类村庄596个,创建五美庭院19635户,整治“空心院”4573个,规范集镇市场140个,整治广告牌、栏35977个。
“下一步,我们将会同集中整治项目各牵头部门,持续聚焦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在扩大整治成果上下功夫、出实招,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漯河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郭勇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