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建始也;冬,终也。立冬,名字中同时包含“开始”与“结束”两层含义,代表着一年中最后一个季节冬天的来临。它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深受古人重视。立冬时节,广大党员干部也要行的端,立得住。
秋尽冬始,强学铸魂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四季轮转,立冬便标志着终于进入“藏”这个主题。此时草木凋零、虫兽休眠,万物皆收敛、闭藏。于是刘克庄说“命仆安排新暖阁,呼童熨帖旧寒衣”。御寒要靠冬衣,补“钙”要靠学习。广大党员干部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以学铸魂,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同时,注重把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切实做到多学一步、学深一点,先改起来、改实一点。
朴素自然,简朴戒奢
万物收藏的时节,一些诗人也流露出了对朴素生活的向往。面对初冬时的山中美景,诗人吴芾发出了“自堪安朴拙,何苦慕尘缨”的感慨。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强调要养成俭朴之风。广大党员干部要继续发扬节俭朴素,力戒奢靡的优良传统,保持清醒头脑,筑牢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的堤坝,弘扬清廉之风、养成俭朴之风。
岁寒三友,自勉自省
冬天也有冬天的精气神。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于是古人将“气节最高坚”的梅、“三冬节不枯”的竹、“岁寒终不改”的松并称 “岁寒三友”。于冬日之中感受那份淡泊高洁的风骨、顽强不屈的气节。广大党员干部身处物欲横流的时代以及纷繁复杂的环境,当以松的姿态,梅的品格、竹的境界涤荡污浊,润泽心灵,始终保持一颗敬畏之心,慎独慎初慎微慎欲,不断培养和强化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意识和能力,始终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
“行百里者半九十”,做事情愈接近成功愈困难,因此更要努力、谨慎。冬季是一年当中的最后一个季节,在立冬这样关键的一个时节。广大党员干部更不容松懈,应该加强警惕,正固端行、志廉行芳,务必保持自身的廉洁和带头作用,忠于职守,谨慎且不松懈地落实好每一项任务,肩负起每一份责任,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召陵区纪委监委 王炜烨)